【新唐人2015年03月17日訊】去年一整年,是公民意識高漲的一年,318運動不僅僅映照出台灣民主的缺陷,也凸顯了政治與社會發展的長期結構性問題。越來越多大學三、四年級的學生們開始思考,要給下一代留下甚麼樣的台灣?
資深媒體人馮光遠:「去年318,我竟然,在一個非常偶然的機會下面,跟這些年輕人,一起進入立法院,我這輩子我覺得,光是這一天,這件事情,我這輩子真的是,值得了。」
一週年前夕,感慨有幸參與太陽花,此生足矣,時間回到去年318當晚十點,馮光遠在立法院外,慷慨陳詞,嘲諷立委諸公荒誕送審服貿,當時誰也沒有料到,臺下這些七、八年級年輕面孔,對服貿毀壞民主程序的憤怒,竟會如海嘯般襲捲台灣。
資深媒體人馮光遠:「他們真的是看到了台灣整個結構面的崩壞,他們真的是感受到了,如果不站出來,台灣真的沒有明天。在我這一代裡面,已經有很多人付出過,可是也許我們努力不夠,台灣的民主,還是需要大家,繼續在那去邊補補修修的。」
馮光遠直指,年輕世代反挫台灣這些年來纍積的不公不義,包括政府財團傾中,官商勾結,媒體腐敗等,自然文學作家劉克襄,更撰文反問四年級的大人「從未反省,自已傷害台灣有多深」,因為他們是「享受最多資源的一代,也是剝奪生態環境最嚴重的。」,四年級生「壯年了,台灣卻進入崩壞的階段。」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甚麼時候輪到了社會學家,站在這個社會的最前面,來帶領這個社會的思考?也就是今天的問題,絕對不是意識型態的問題,也不是高政治層面的問題,而是實實在在,人民生活,跟社會上所發生的很多的困頓。」
反求諸己,劉克襄呼籲四年級生「幫台灣一把,回饋土地,認養台灣」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坦言「這些大人確實有責任」,並期盼政黨能成為載體,承載著社會新動能向前邁步。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我們無意去在這個學運中去取得,去沾光,去取得我們的政治利益,但是我們更無意,要跟學運保持距離,那我們跟學運,跟這個社會力量之間,所型塑的關係,恐怕也是我們自己,要每天做的功課。」
不沾光,不保持距離,蔡英文期待,318凝聚出台灣社會「透明」及「公共參與」方向,能讓政治人物少犯錯,更接近群眾,持續引導下一個世代的台灣政治。
新唐人亞太電視陳進交、張芝瑄台灣臺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