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查理」 言論自由的新年宣言

【新唐人2015年01月11日訊】新聞週刊(457)槍響撕破了巴黎上空,12個人倒在血泊當中,震驚了巴黎、震驚了法國、震驚了全世界。慘案發生在法國歷史悠久的諷刺漫畫刊物《查理週刊》駐巴黎的總部。那些扣動扳機的穆斯林人呼喊著:「真主至大」以及「我們摧毀了《查理週報》」之後離去。他們沒有料想到的是,在那以後,全世界更多人站出來說:我們都是查理。

一份在巴黎人心中已經成了60、70年代的古舊遺物的週刊,被人們從記憶中拾起,連同手中的筆,在巴黎市中心的共和國廣場,組成抗議的標語——「我是查理」。

埃菲爾鐵塔收起了它的光華,法國民眾在各地悼念死難者,與此同時,直升機在巴黎東北部小鎮達馬丁-高爾上空盤旋,法國出動近9萬精銳警力追剿嫌犯,然而搶劫猶太人超市、挾持人質、新的死亡……獲得官方證實或未證實的壞消息依舊不斷傳來。默哀、鮮花、蠟燭……這些和平寧靜的像征卻無法為這個已經奪去了十幾條生命悲劇落幕。

巴黎居民BENJAMIN:「這真是一個恥辱,只是因為幽默,他們指責幽默,居然做到這個地步,為了卡通、為了觀點而去殺人。這是最多獲罪而死的方式,為了觀點。這太令人悲哀了,這對今天的巴黎來説破壞力太大,為了觀點,為了幽默。」

巴黎居民SVETLANA:「我無法描述此時的感受,那是內心深處的。我不知道別人怎麼想,但我認為今天來這裡的人內心感受到的是同樣的痛苦。」

幾天前,《查理週刊》的新年第一期還躺在各類的報刊雜誌中乏人問津,封面刊登的是譏諷瑪麗亞誕下耶穌的漫畫。「挑釁」和「製造麻煩」是很多巴黎人對這個創刊45年的老刊物的印象。它挑釁的對像有政客、警察、銀行家和宗教人物,甚至包括法國總統、先知和教皇,然而只有涉及到有關伊斯蘭教問題時會遇到憤憤不平或者暴力的反應。

2011年,《查理週刊》出版一期專刊,宣稱由先知穆罕默德擔任客座編輯,導致當時的辦公地點遭到燃燒彈攻擊,因而搬到了現在的辦公地點。2012年發表的一系列粗俗的漫畫再次涉及穆罕默德,導致法國位於20個國家的使領館、文化機構和學校倍加緊張。主編沙博尼耶自己也因此受到警方貼身保護。這次遇害的12個人中,就有貼身保護沙博尼耶的警察。

從盧梭到伏爾泰,用諷刺和幽默來實踐言論自由,是法國文化的靈魂,而言論自由是法國人從骨子裏捍衛和實踐的價值觀。槍擊事件發之後,法國出版人、政界人物阿爾希•德朗巴爾希(Arash Derambarsh)將此事類比發生在美國的911恐怖襲擊。911中,穆斯林極端分子攻擊了美國經濟和政治實力的像征;這一次被攻擊對像是法國世俗主義、自由和寬容的重要文化像征。

言論自由無法用價值衡量」這樣的標語闡述著「我是查理」這三個法語單詞背後的份量。

「我是查理!」包括法廣、世界報、費加儸報在內的13家法國媒體發表聯合聲明:不向威脅和恐怖低頭,為捍衛新聞自由,始終如一的奮鬥。

不光法國人這樣認為,全世界很多人都這樣認為。事發後,近在德國、比利時這樣的鄰國、遠在喬治亞、香港、泰國、秘魯、美國的民眾們,也打出「我是查理」的標語。僅1月7日當天,「我是查理」的推文在推特上被轉發了170萬次。

近百名駐北京的外國記者星期四晚間聚集在北京三里屯的一家書店,手舉「我是查理」的標語,表達對巴黎遇難的新聞工作者的支持。遺憾的是,據美國之音報導,集會很快被北京警方驅散了。書店門口的「我是查理」的標語被拿掉。有便衣警察對出席者稱不許照相,不許錄像。

世界各地的漫畫家也以筆為槍,反擊恐怖份子。

居住在巴黎的美國人STEPHANIE:「光明總會戰勝黑暗,人類不會被仇恨阻擋進步的腳步。我能感同身受,我真的能,因為我在紐約感受到過同樣的事情。人們因此變得更加堅強。法國人也會變得更加堅強,就像紐約人那樣。仇恨永遠都不會得勝,永遠不會。」

沙博尼耶生前受過死亡威脅,卻在接受法國《觀點》報採訪時說,作為單身漢,他不怕這些威脅。他寧願「站著死,也不願跪著生」。與此同時,他也反對當時的法國政府試圖阻止穆斯林針對《查理週刊》發起一系列抗議的打算。在他看來,自己有言論自由的權利,穆斯林人也有。

下週《查理週刊》一改平日六萬份的發行量,將發行100萬份。

撰稿:曉燕
剪輯:俊蘭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