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4年2月22日訊】20多年前剛來美國的時候,去的是一個地處偏遠的大學城,在那裡得到了許多人的幫助,學校的國際學生指導,系裡的老闆教授,同學會的熱心人,教會的美國朋友與兩岸三地同胞都熱心相助,登記註冊,找住處,添置必要的生活用具,熟悉環境等,事無鉅細,很快就安頓了下來。
這些最初的體驗當中,讓我感覺最新奇的就是到銀行去開戶,會給你一本支票簿,以後無論是領到獎助學金,還是付房租水電等,大都通過銀行和郵局用支票辦理。
長到那麼大,以前只知道單位財會有銀行的賬號和支票,那是公對公收支轉賬用的,個人在銀行可以辦個存摺存錢取錢,但是沒見過支票。時間長了,逐漸才明白,原來這是美國人建立個人信用的重要途徑之一。
從那時到現在,對美國個人信用體系逐漸有了更多的了解。在美國,除了極少數的另類,如果個人信用不好,在社會上生存是很難的。不管是買車還是買房,要么沒人給你貸款,要么貸款額度和利率都不如別人。現在信用卡滿天飛,它們不但是銀行的重要生財之道,而且是建立個人信用的另一個主要途徑。但是信用不好的人,去申請一張卡試試看,十之八九可能被拒之門外。
黑色幽默文學有一本代表作“第22條軍規”(Catch-22),書中描述二戰美軍的一個轟炸機投彈手,企圖以裝瘋逃避不斷加碼的轟炸任務,但是軍規規定必須由本人提出申請,而提出申請本身又構成頭腦具有理性活動的能力。這一荒謬邏輯有時候會被用來調侃一個人建立信用的難度。
實際上,建立良好的個人信用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美國保護消費者權利的機構,聯邦貿易委員會(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FTC),就教給人們怎樣建立和改善自己的信用度。
根據法律,人們每12個月可以免費向美國三大個人信用統計公司索取一次自己的信用記錄。即使你還沒有開始掙錢花錢,因為錯誤或者他人盜用了你的個人信息,它們那裡可能已經有了你的不良記錄。儘管這種情況十分罕見,也一定要先把它弄清楚。
你的第一張信用卡額度或第一筆貸款金額可能都不高,但那是你建立信用的起步階段。以後隨著你按時償還信用卡用款和貸款的月供,加上職業升遷,收入逐步提高,不但發卡公司會提高你的信用額度,而且在向銀行貸款時,總額、首付和利率等都會對你有利。
個人在銀行開設的支票賬戶或儲蓄賬戶雖然不包括在信用統計公司的數據當中,但是當你申請信用卡或貸款的時候,絕大多數銀行和發卡機構都會要求你提供這類信息。更重要的是,如果你的賬戶存款餘額不夠付帳,開出的支票跳票,或從銀行自動轉賬被拒,那就和不按時還貸一樣,在信用統計公司那裡備案,信用評分立即下調不說,這個紀錄會在你的信用檔案裡保留7年!
所以建立個人信用最基本的一條,就是要量入為出,那些次要的支出,例如娛樂和休閒度假等,應該在必需開支之外按照輕重緩急安排,保證每個月都能夠按時付信用卡和其他貸款的帳單。
萬一出現財務窘迫的情況,例如因為失業或其他突發事件造成收入銳減或應付款大幅增加,這時千萬不要對債權人置之不理,而是應該及時與他們聯繫,以實情相告,爭取達成一個延長還款期限的償債協議,避免債務被移送到討債公司,那將會大幅降低你的信用評分。至於財務問題嚴重到面臨破產,則應盡一切努力不走那一步,因為那樣將在10年內影響你的信用評分。
除了申請破產之外,其他公共紀錄也會被信用統計公司加以蒐集,包括欠繳稅款、犯罪記錄等。欠稅不還當然會影響信用,但是按照傳統,儘管犯罪會在信用記錄里呆一輩子,卻一般不影響評分。除非是申請商業貸款,那時有犯罪記錄的人士通常會因此被拒。
其他不遵守公共管理規則的行為,例如公共圖書館借書的逾期罰款、行車違章甚至停車罰單,只要及時付了罰單,就沒有問題。如果逾期的罰單被縣政府或州交通局送到了討債公司,那就另當別論了。如果你要買房子,自信自己的信用很好,因為所有的信用卡都準時按月付賬,但是貸款公司卻說你的信用評分很低。把信用報告要來一看,原來是多次在外州有停車罰單沒有付,那時後悔就有點晚了。
轉自:美國使館對外合作與發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