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書】何清漣:中國現代化的陷阱(三十一)

【新唐人2013年12月21日訊】【導讀】1997年,一本後來被稱爲是「改變世界對中國經濟改革評價」的書稿,在歷經一年多,輾轉中國九家出版社後,以《中國的陷阱》爲名在香港出版。次年在被刪去了數萬被認為是敏感的文字後,這本書以《現代化的陷阱》為名在中國大陸出版。此書一經出版立即引起社會各界的極大反響,上至官員下至工人爭相閱讀,使它成爲學術著作中罕見的暢銷書,並很快在中國大陸被列為禁書。何清漣女士在這部著作中對中國的經濟改革,以及改革後的社會狀況做了進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可以說這是一部中國的改革史,但與官方的歌頌版完全不同。2003年9月,《現代化的陷阱》的修訂版《中國現代化的陷阱》,由美國博大出版社在海外出版,作者結合她到海外後所獲得的最新資料和最新研究成果,更新了全書近三分之一的內容。2005年何清漣女士為德國版再次對《中國現代化的陷阱》進行了修改。

1998年10月8日美國《紐約書評》(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October 8, 1998)亦發表長篇評論China, The Great Leap Backward,推介了這本書。隨之美國《遠東經濟評論》、《新聞周刊》、《時代周刊》等二十余家報刊雜誌也予以報道。英國、法國、挪威、紐西蘭、瑞典、荷蘭等國的報刊雜誌電視台等也都採訪過本人,並對此書做過報道。該書當年被全國眾多報刊列為中國暢銷書榜首,亦被席殊書屋舉辦的一次由全國五十位著名學者擔任評委的民間學術評獎活動評為1998年度中國十大好書之一。該書在2000年中國的「長江《讀書》獎」讀者評選中被評選為最佳書而獲「讀者著作獎」。 2002年11月,《現代化的陷阱》日文版一書由日本草思社出版。

2003年10月,《中國現代化的陷阱》(即《現代化的陷阱》)修訂版由香港博大出版社出版。TaiwanNews 出版社於2004年1月以《中國的陷阱》為名出版修訂版。2006年10月,《中國現代化的陷阱》(修訂版)德文版由德國漢堡研究所出版社(Hamburger Edition)出版。 這裡連載的是何清漣2005年為德國版出版而重新修訂的版本。

(接上期)第七章 貧富差距的形成和擴大

三、收入分配中的金字塔結構
值得注意的是,80年代及90年代初居民收入差距的擴大,基本上是在絕大多數居民收入水平或多或少普遍提高基礎上的差距擴大,但90年代以來的收入差距擴大已經開始伴隨明顯的「兩極化」特點,即富人越來越富、貧困者越來越貧困。

1、尼係數的變化

衡量中國收入差距的方法有兩個,一是基尼係數,二是銀行存款的分佈狀況。實事求是地說,現在中國的貧困並不同於改革開放以前的貧困。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經濟發展很快,大多數地區的絕大部份民眾的生活水平都比改革以前要富裕。但是一個人或一個家庭的富裕程度,不僅僅要看它比以往的歷史紀錄是否更好或更差一點,還要看它和其它階層相比的相對差距。

國際上通常用「基尼係數」來衡量居民收入差異程度。從理論上說,基尼係數為零,則代表完美的公平狀態,基尼係數為1則表示社會最極端的不公平狀態。現實中基尼係數在0.3以下為社會公平狀態,在0.3~0.4之間為社會公平基本合理狀態,而0.4以上則屬於收入差距過大,如果達到0.6,暴發戶和赤貧階層同時出現,則社會動亂隨時可能發生,所以0.6被定為警戒線。根據世界銀行2000年的《世界發展2000-2001年度報告:向貧困開戰》,24個發達民主國家-包括以色列-的平均基尼係數是0.34,日本和許多北歐國家都低於0.3。而中國的現狀遠比上述國家惡劣。

據世界銀行測量,在改革開放以前的1978年,中國城鎮居民個人收入的基尼係數是0.15,這個指標在當時的世界上幾乎是最低的。這說明當時中國平均主義、大鍋飯體制盛行。而到80年代中期以後,收入差距迅速拉開,基尼係數的變化如下表:

表7~2 基尼係數變化表
年 份 城鎮居民個人收入 農村居民個人收入 中國人民大學 PPS 抽樣
1978 年 0.15
1982 年 0.22
1986 年 0.19 0.30
1988 年 0.34
1990 年 0.23 0.31
1994 年 0.37 0.411 0.434
2001 年 0.458
2004 年 超過 0.4

注:2001年的基尼係數並未分城鎮居民收入與農村居民個人收入,為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見《經濟日報》2001年10月29日第7版。2004年數據來源於國家統計局城市社會經濟調查總隊發布的調查,載於新華網,www.XINHUANET.com,2005年6月17日。

前兩欄為國家統計局數據。但中國人民大學根據他們於1994年在全國範圍內作的一次嚴格的PPS抽樣入戶調查問卷的數據所作的計算,中國城鄉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的基尼係數為0.434,這已經超過了西方國家通常的基尼係數。這組數字表明,在短短的20餘年間,中國已經從一個平均主義盛行的國家,變成了一個貧富差距引起社會動蕩的國家,這種變化無論如何不應該被忽視。1998年,城鎮人口中,收入最高的20%人口的收入是收入最低的的20%人口的9.6倍,收入最高的10%的人口佔總收入的38.4%,而收入最低的20%人口僅佔有總收入的5.5%。(註20)世界銀行(1998年)發布的報告認為,中國不斷擴大的收入分配不平等已經超過了東歐國家和不少相鄰的亞洲國家。(註21)從中國政府現行的稅收政策以及中國貪污腐敗的發展趨勢來看,收入差距在中國還將繼續擴大。

必須要指出的是,政府公布的基尼係數和老百姓的感覺並不一樣。因為在這些調查中,對中低收入階層家庭的調查比較可信,那是因為這些家庭收入透明度較高;而對高收入階層家庭的調查卻應打個折扣,因為這類家庭有隱匿收入的傾向。了解中國國情的人都知道這樣的事實:進入90年代以後,中國出現了幾大投機行業:股票市場、房地產市場、期貨市場。這幾大投機行業的興起,使得一部份人可以依靠權力和資本的投入,進行社會財富的再分配。在這幾次資本原始積累的高潮中,中國湧現了一大批百萬、千萬乃至億萬富翁。這些人由於財富來源大多處於一種可疑的「灰色」狀態,故此對其財產的處置方式多處於隱匿狀態。而在這些人積累著巨額財富的同時,作為中國國民主要就業渠道的國有企業,卻陷入了日甚一日的虧損之中,相當部份國有企業的職工長期以來只能領40~60%的工資,基本生活都成問題。所以一些民間調查機構在對中國的現實進行調查了解以後,竟認為中國的基尼係數已達0.59。(註22)

2、財富分配的「倒金字塔結構」

2000年中國居民存款資料顯示:1.26%的人佔有7萬億元銀行存款的27%,7.8%的人佔有7萬億元存款的65%。另有材料表明,現階段中國15%的人擁有85%的財富,另外85%的人僅僅只佔有社會總財富的15%,(註23)據國家統計局城市社會經濟調查總隊對全國54,000多戶城鎮居民家庭抽樣調查資料顯示,2003年,10%居民佔有45%城市財富。佔總體20%的最高收入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7,472元,比上年增加2,012元,增長13.0%;佔總體20%的最低收入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295元,比上年增加263元,增長8.7%。最高組與最低組的收入之比由2002年的5.1∶1擴大到5.3∶1,最高組收入增長速度明顯高於最低組。(註24)

根據本文羅列的詳細資料,可以將中國的收入狀況形像地比喻成一座金字塔,大家可以看到:

在這座金字塔的頂端,高踞著佔總人口的10%的高收入者,他們儲蓄著其收入的大部份,擁有佔全國份額一半以上的私人財富。讓中國老百姓可望不可及的花園別墅、高級公寓、進口豪華轎車和各類精品店,都是以他們為供給對象。在積累財富的前一輪競賽中,這些人由於社會關係、所居職位(只有少數人是由於個人才能)而成為這個社會的富裕者。由於他們的成功,他們用來喂貓養狗的食物都比貧困者用來哺育後代的食物要好得多。

在這座金字塔的底座,是佔總人口20%的貧困人口,這些人當中的絕大多數在積累著債務。他們的情況在前面已有詳細的描述。居於金字塔中部的是為數眾多的工薪階層。他們辛勤工作,只能積蓄收入中的小部份。從90年代的城市生活狀況來看,這些工薪階層的「財富」,主要是傢具、家庭設施和數量不多的儲蓄、國債、股票等。在沿海地區,如深圳,工薪階層最典型的「財富」就是有一套不能進入市場買賣的「福利房」。這些家庭中的一部份(即處於金字塔腰部中線以下的那一部份),如果不辛苦撐持,就有可能掉入金字塔的底座。因為他們存款的增長速度,無論如何都無法與政府意在掏空他們錢袋的種種「改革措施」出台的速度相比。

3、官員腐敗對收入分配的影響

本書的前五章中從各方面分析了中國財富分配的現狀:中國的貧富差距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由於權力介入市場,分配機制已嚴重扭曲為以權力、人情(實際上是金錢)關係和投機為本位進行分配所致,所以在分配中的不平等問題因此也就顯得特別突出。陳宗勝曾專門就非法收入對中國收入分配的影響進行量的分析。(有刪節)按照他的計算,可以推算出非法收入大約使收入分配差別基尼係數上升31%。(註25)這一點因已經在第四章中提到,此處不再複述。
(此處有刪節,因為與第四章有重複)

必須注意的是,上述所有的分析都排除了「灰色收入」與「黑色收入」。事實表明,中國城鎮居民工資外收入在這23年改革進程當中逐年增加。國家統計局一項對城鎮居民收入的調查顯示,工資外收入占居民家庭收入比重逐年上升,1981年工資性收入為87.3%;1990年下降為62.5%;1999年繼續下降為44.5%,工資外收入則上升至55.5%,超過工資性收入。(註26)
——————–
20、《南風窗》2002年4月號下。

21、美國人口統計署家庭收入歷史資料,http://www.census.gov/.

22、熊海濱:「全民逐富:中國『大洪荒』」,《經濟潮》總第三期。

23、《南風窗》2002年4月號下。

24、「中國居民收入六大差距,10%居民佔有45%城市財富」,新華網,www.XINHUANET.com,2005年6月17日。

25、陳宗勝:《經濟發展中的收入分配》,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聯合出版,1991年12月第1版。

26、《深圳晚報》2000年4月2日4版。

(待續)

(作者授權發表 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