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人物】 唐朝才子馬周的傳奇人生

【新唐人2013年12月1日訊】人們往往用「德才兼備」來評價人才,人才不能無德。然而「德」是什麼?傳統文化又是怎樣衡量人才的「德」呢?且讓我們看看歷史上著名「槍手馬周的故事。

初唐才子馬周(六零一-六四九),字賓王,少年孤苦無依,卻發奮好學,精通《詩經》、《春秋》。然而馬周行為放蕩不羈,不被鄉里人尊敬。唐高祖武德年間,馬周補上博州助教,卻天天痛飲美酒,酩酊大醉,不把講授的小事放在心上。刺史達奚恕屢屢斥責處罰他,馬周就拂袖掛冠而去,旅行到密州。趙仁本欣賞他的才華,就資助他豐厚的路費,讓他到長安去嶄露頭角。馬周卻在曹州、汴州一帶浪跡漫遊,結果又被浚儀令崔賢羞辱一頓。馬周奮激之下,這才西遊長安,在新豐縣客店住下。誰料連客店主人也不待見馬周,只顧招待商販,不來招待馬周。馬周也不著急,叫店小二拿一斗八升酒來,悠然獨酌,白眼青天,在等待期間把一斗八升酒喝的乾乾凈凈,別人看得瞠目結舌。馬周到長安后,在中郎將常何家住下,靠給常何做「槍手」謀生。

貞觀五年(公元六三二年),唐太宗下詔命令文武百官上書進諫政事得失。常何是一介武夫,不懂得舞文弄墨,馬周就幫常何寫下二十多條建議,都切合時弊。唐太宗看了很奇怪,覺得常何怎麼這麼有水平呢?就問常何。常何老實回答:「這不是我寫的,是我的家客馬周寫的。馬周是忠孝人,每次給我出謀劃策,總是不離忠孝宗旨。」唐太宗當即下令召見馬周。馬周沒到時,唐太宗望眼欲穿,四次派出使者催促。馬周到了后,唐太宗與馬周交談的非常高興,下詔讓馬周在門下省值班。貞觀六年,唐太宗任命馬周為監察御史。馬周乾的非常稱職。唐太宗誇獎常何舉薦了人才,賞給常何三百匹絲帛。

馬周當御史時,曾找人幫他買房子。眾人看他是一介書生,出身貧寒,一向沒有什麼積蓄,都竊笑不已。幾天後,眾人故意對馬周說找到了上好的房子,只是價錢要兩百萬。馬周告訴唐太宗,唐太宗就下詔命令官府支付兩百萬給馬周,並賜給馬周奴婢家什。眾人這才醒悟馬周買房是唐太宗的主意。唐太宗曾下令御史到地方巡察時不準吃肉,以防舖張浪費。可馬周天生很能吃,頓頓都要吃雞,一個小吏就告狀。唐太宗說:「我是不準御史吃肉,吃雞有什麼關係!」給小吏打了頓板子。唐太宗就是如此厚待馬周。

馬周接連向唐太宗進諫,指出唐太宗侍奉太上皇不周、沒有親自祭祀宗廟、讓功臣子孫世襲、賞樂工馬伕做官等過失。唐太宗覺得他說的很對,不久就任命馬周為侍御史、朝散大夫。貞觀十一年,馬周又上書直言唐太宗由儉入奢、徭役過重、封王過多、地方官用人不當等過失,唐太宗看了,點頭稱是良久,升馬周為給事中。貞觀十二年(公元六三九年),改任中書舍人。

馬周出身蓬蒿,然而談論起天下大事來,卻如同為官多年一樣老練,堪稱帝王之師、王佐之才。他聰明機智,善於辯論,批評朝政切合時弊,處理公務細緻周密,聲譽很高。唐太宗曾說:「我暫時不見馬周,就思念他不已。」中書侍郎岑文本私下對親密朋友說:「我多次見到馬周議論政事。他援引事例,借古鑒今,刪繁舉要,文采斐然,頭頭是道,口若懸河,一字不可加,一言不可減,讓人聽的如醉如痴、不知疲倦。真是古代蘇秦、張儀那樣的人物。然而他肩聳形瘦,如鳶飛,如火上,雖然升遷的很快,恐怕難以持久。」

貞觀十五年(公元六四二年),馬周升任治書侍御史,兼知諫議大夫、檢校晉王府長史。晉王被立為皇太子后,馬周任中書侍郎,兼太子右庶子。貞觀十八年,馬周升遷為中書令,仍兼太子右庶子。馬周同時輔佐唐太宗與皇太子,處事精密,當時人對他評價很高。唐太宗征遼東時,讓馬周留在定州輔佐太子。唐太宗回師后,馬周再兼任吏部尚書。貞觀二十一年(公元六四八年),馬周進封銀青光祿大夫。唐太宗親自草書「鸞鳳沖霄,必假羽翼;股肱之寄,要在忠力」賜給馬周,表彰馬周的輔佐之功。

馬周患消渴(糖尿病),連年不愈。唐太宗非常關心,就下令尋求適宜療養的風景勝地給馬周造宅第,派出的名醫、使者,在路上絡繹不絕。唐太宗屢屢送精美的御膳給馬周吃,親自彎腰給馬周調葯,皇太子親自到馬周病榻前問病。馬周臨終時,索要自己所有奏章的草稿,用手拿著親自燒掉,感慨的說:「我不願傚法管仲、晏子,不想靠彰顯國君過失來博取生后名聲。」貞觀二十二年(公元六四九年),馬周逝世,終年四十八歲。唐太宗為他舉哀,贈幽州都督,陪葬昭陵。唐太宗後來思念過度,甚至想靠方士施法術再次見到馬周形像。唐高宗追贈馬周尚書右僕射、高唐縣公,後來配享高宗廟庭。兒子馬載後來做到吏部侍郎、雍州長史。

「馬周昔作新豐客,天荒地老無人識。」有誰想的到,一個默默無聞,在小店裡酩酊大醉的潦倒酒徒,後來會因為充當「槍手」而與唐太宗風雲際會,相見恨晚。唐太宗如此愛才、惜才,堪稱明君典範。只有這樣的明君,才能招納如此多的賢臣良將,開創如此輝煌的大唐盛世。

原題目:由「槍手」馬周一生傳奇所思(有刪節)

文章來源:正見網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