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書】何清漣:中國現代化的陷阱(一)

【新唐人2013年9月7日訊】【導讀】1997年,一本後來被稱爲是「改變世界對中國經濟改革評價」的書稿,在歷經一年多,輾轉中國九家出版社後,以《中國的陷阱》爲名在香港出版。次年在被刪去了數萬被認為是敏感的文字後,這本書以《現代化的陷阱》為名在中國大陸出版。此書一經出版立即引起社會各界的極大反響,上至官員下至工人爭相閱讀,使它成爲學術著作中罕見的暢銷書,並很快在中國大陸被列為禁書。何清漣女士在這部著作中對中國的經濟改革,以及改革後的社會狀況做了進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可以說這是一部中國的改革史,但與官方的歌頌版完全不同。2003年9月,《現代化的陷阱》的修訂版《中國現代化的陷阱》,由美國博大出版社在海外出版,作者結合她到海外後所獲得的最新資料和最新研究成果,更新了全書近三分之一的內容。2005年何清漣女士為德國版再次對《中國現代化的陷阱》進行了修改。

1998年10月8日美國《紐約書評》(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October 8, 1998)亦發表長篇評論China, The Great Leap Backward,推介了這本書。隨之美國《遠東經濟評論》、《新聞周刊》、《時代周刊》等二十余家報刊雜誌也予以報道。英國、法國、挪威、紐西蘭、瑞典、荷蘭等國的報刊雜誌電視台等也都採訪過本人,並對此書做過報道。該書當年被全國眾多報刊列為中國暢銷書榜首,亦被席殊書屋舉辦的一次由全國五十位著名學者擔任評委的民間學術評獎活動評為1998年度中國十大好書之一。該書在2000年中國的「長江《讀書》獎」讀者評選中被評選為最佳書而獲「讀者著作獎」。 2002年11月,《現代化的陷阱》日文版一書由日本草思社出版。

2003年10月,《中國現代化的陷阱》(即《現代化的陷阱》)修訂版由香港博大出版社出版。TaiwanNews 出版社於2004年1月以《中國的陷阱》為名出版修訂版。2006年10月,《中國現代化的陷阱》(修訂版)德文版由德國漢堡研究所出版社(Hamburger Edition)出版。 這裡連載的是何清漣2005年為德國版出版而重新修訂的版本。

致德國讀者

首先,我要感謝 HAMBURGER EDITION HIS VERLAGS. GmbH 的支持,是他們慧眼識青,使得我這本為中國人寫的書能夠在德國出版。其次我要感謝翻譯 Helmut Forster-Latsch 先生,他那精深的中文造詣,為德國讀者打開了這扇了解中國的窗戶。

對中國之外的讀者來說,他們關心中國,主要緣于關心中國這個龐大的市場。中國這個市場是否象外界盛傳的那樣是個「淘金天堂」?這本書雖然不是專門分析中國的市場,但它分析的是比市場更重要的領域,即中國市場賴以存在的中國社會。

中國現在是世界引進外資大國,在引進外國直接投資的數量上僅次於美國,在發展中國家當中則居首位。這些外資企業進入中國時,大都曾經表達過這樣的願望:通過經濟交流影響中國,將中國納入國際大家庭,最終促使中國的政治民主化。但這一夢想現在已經不再有多少人提起。相反的是,外國投資者被中國的制度環境腐蝕者日漸增加。據不完全統計,跨國企業在華行賄的事件一直處於上升狀態,中國在近十年內至少調查了五十萬件腐敗案件,其中百分之六十四與國際貿易及外商有關。僅2003年外國公司在中國涉嫌賄賂的腐敗案件就高達一千五百餘件。在華外資企業的行賄翹楚為電信業跨國公司,據說,電信業的行賄成本一般為合同涉及金額的百分之十左右(註1)。 這些外資企業在它們的母國基本上都能守法經營,為什麼一到中國,就染上了這種貪污腐敗的「中國特色」?閱讀這本書,讀者會了解諸多外商為什麼不得不採用行賄方式作為打開中國市場大門的金鑰匙。

中國到底是外商的投資福地還是墓地?這也是一個爭論不休的問題。但筆者根據搜集到的數據分析,只能得出一個結論:一是投資失敗而黯然撤資者占來華外資的一半,二是留在中國的外資企業五十多萬家當中,還有二十二萬家未運營;而正在運營的二十八萬家企業當中,只有三分之二的企業在贏利。全部加總計算,赴華投資的外商,只有四分之一淘到了金子。其他三分之四的淘金夢都破滅了。

這些數據有些本是中國政府秘而不宣的「國家機密」,它的泄漏完全是出於偶然機緣。去年中國為「兩稅並軌」(即中外企業稅收並軌,取消外商稅收優惠)一事發生爭執,國家發改委(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的一份報告指出,中國目前引進的外資過多,已經對中國的經濟安全形成威脅,主張取消對外資的稅收優惠。主管外資的商務部官員情急之下,只得於2005年12月中旬公布了一組數據:中國累計使用外資的金額是五千五百九十點二三億美元,其中有近一半的資金已經撤回,在中國目前註冊的外資企業共有五十萬四千五百六十八家,但實際運行的不到三分之二(2005年5月18日在北京召開的「財富論壇」上,中國商務部長薄熙來在講話中列舉外商在中國贏利的成績,說正在運營的二十八萬多家外商投資企業中,只有三分之二贏利)(註2)

透露這一數據的商務部部長助理黃海的公開發言稱,由於中國沒有進行外商直接投資存量的統計,而被普遍使用的「累計實際使用外資金額」這一指標,並沒有反映出外商投資企業終止運營及撤資等情況。到2004年底,中國利用外資存量約兩千五百億美元,僅為五千零十四億美元同期實際利用外資累積金額的一半(註3)

這些運行的企業贏利狀況如何?有數據為證:去年7月,中國國家稅務總局反避稅官員蘇曉魯宣布,55%的外資企業均報虧損,但他認為其中不少是借虧損之名,行避稅之實(註4)。局部地區的統計資料也證明外資在中國的盈利狀況並不好,近日,廣東省統計局對廣東六百九十六家重點外商投資企業進行調查,發現廣東省東西兩翼和北部山區外資虧損面逾半(註5)

而就在2005年4月,美國電力、賽德能源、阿爾斯通和西門子等一批國際電力巨頭紛紛撤離中國市場。如果將2000年到2001年部分外國電力投資商撤出中國市場稱為「第一次退潮」,那麼2005年這一波已經是「第二次退潮」(註6)

事實證明,在中國這個浸透了腐敗毒素的國度,不是外資促使中國按照國際市場的遊戲規則辦事,而是外資順應了中國腐敗的制度環境,投資者的信念受到了「中國特色」的貪瀆文化的侵蝕。而且就在外國投資者彎下腰來向中國官員行賄,也未必就能夠依靠官員的「施捨」贏利。

筆者承認,外資對中國的影響確實有積極的一面,如為中國帶來了先進的管理制度與大量的就業機會。但從政治方面來說,應該說廣為流傳的所謂「外資大量進入中國,通過促進中國的經濟發展,將促進中國政治民主化」這一命題是虛擬的。從外國資本對中國政治所起的實際作用來看,有不少消極因素:

第一,外資出於自身利益遊說本國政府,對本國政府在中國政策上的影響非常明顯。許多外商建議本國政府要與中國政府建立良好關係,不要批評中國政府的人權與政治,這使中國政府在國際社會上的人權壓力大大減輕,國內人權狀態一天比一天惡化。2004年4月我曾到德國訪問,有人對我講:「你現在到德國來時機比較好。如果是2003年12月以前,情況就很不相同,批評中國政府被當作政治態度問題。有學者公開在電視上建議:要想與中國保持良好的經濟關係,不能對中國的專制政治與人權提出任何批評。」當然,這樣做的並非只有德國,許多國家都正在(或者曾經)這樣做,其中法國更是放棄其立國原則,對中國惡劣的人權狀態假做視而不見;

第二,外國投資者幫助中國腐敗官員建立了一種另類「政治退出機制」。許多跨國企業的行賄行為往往通過境外渠道完成,如在瑞士銀行為受賄方設立賬戶、辦理出國護照及綠卡,或者為貪官的家屬子女辦理海外留學及移民外國。這種港台資本無法提供的便利是中國官員們最樂意接受的賄賂形式。有了這些外資企業的幫助,中國貪官毫無後顧之憂,從而改變了中國儒家用以概括君(政府)民(眾)關係的「舟水理論」。儒家「水可載舟,亦可覆舟」之說,要求統治者為自己本身利益著想,必須將統治者與民眾之間那種「狼羊關係」維持在能夠讓羊群「再生產」的邊界,不要苛剝太過。而現在由於有了這種另類「政治退出機制」,中國的貪官污吏不再需要與人民共享被他們折騰得千孔百瘡的生態環境,以及腐爛透頂且極不安全的社會環境,其貪污腐敗更加肆無忌憚,中國也因此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資本外逃國。

德國聯邦議長沃爾夫岡•蒂爾澤先生2005年4月下旬訪問中國,當時正值中國掀起激烈的「反日」風潮,中國政府希望蒂爾澤先生譴責日本的「新歷史教科書」篡改歷史,蒂爾澤先生沒有屈從中國當局的要求。當他在中共中央黨校講話時,說了一番擲地有聲且令中國政府頗感不快的話:「一個國家如果想要求他國反省其罪惡過去,最好的方法就是這個國家自己以身作則,深刻反省本身的痛苦過去。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站在道德的高度上,令對方感到羞愧,而後懺悔。」(註7)

一個高度腐敗的政黨與政府,無法將中國引領到健康發展之途。中國人民需要世界了解中國的真實狀況,也需要世界的正義力量幫助中國人民爭取民主、人權。

如果我這本書能夠引起部分德國讀者超越本身的利益來促進中國的民主化進程,並關注中國的人權狀態,我就感到非常欣慰了。

何清漣

2005年8月19日寫於美國新澤西州

——————–
註1:2004年7月23日,廣州《亞太經濟時報》發表了一篇題為「電信企業行賄內幕驚人 反腐機構面臨嚴峻考驗」

註2:中國商務部部長薄熙來在2005年《財富》全球論壇上的演講,2005年5月20日,中國商務部網站www.mofcom.gov.cn/。

註3:「地方政府需要外資 中外企業所得稅並軌擱置」,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8日 11:11, 和訊網-財經時報。

註4:「外企在華每年避稅300億元」,《環球時報》2004年7月7日。

註5:「廣東省東西兩翼北部山區外資企業近半虧損」,《民營經濟報》 2005年05月25日。

註6:「千億外資撤離疑問探秘外資電力第二次退潮原因」,http://finance.sina.com.cn,2005年05月13日12:55 ,《中國投資》。

註7:BBC News, 2005年4月28日。

(待續)

(作者授權發表 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