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在線/綜合報導】(新唐人記者何雅婷綜合報導)雅安地震發生以來,中共官方動用其掌控的一切宣傳媒介,一邊給中共當局抹粉貼金,一邊以救災為名,呼吁海內外善心人士踴躍捐款,但遭到了部分大陸民間輿論和海外輿論的質疑與抵制。尤其香港輿論界勸阻向中共官方機構捐款的聲音越來越強烈。有香港媒體還發文揭開了中國大陸官場把天災轉變為「政績」的「天災經濟學」的真面目。
中共官場充斥著許多令外界匪夷所思的升官發財的途徑。其中,利用天災獲得大量救災善款,巧立名目把部分錢款中飽私囊,或通過各種方式克扣、截留救災資金來大搞所謂的「政績工程」,討好上級,借以打通升官通道,以便撈取更大權力與更多利益的方式,被港媒稱為「天災經濟學」。
香港《蘋果日報》4月25日發表書面文章稱,中共官場有一套「天災經濟學」,對於地方官員來說,天災簡直就如天賜橫財和官運亨通的重大契機,正所謂「多難興官」。
文章揭露說,中共地方官員往往利用地方上發生天災的機會,以災民極需要救援物資及災後重建資金的宣傳,賺取大量來自國內外善心人士捐贈的物資和資金,天災規模越大,地方政府的收獲就越多。一旦大筆救災款項到手,賑災款的主要用途并不是用於賑濟災民,而是用來投資為地方官員刷亮所謂政績的「重點工程」:起大樓、發展地產、搞面子工程、創造GDP,就算是修橋補路,都是為了他日收取可觀路費。至於人民的房屋,孩子的學校,都用最「慳皮」的做法應付了事。
文章認為,這次雅安地震,寶興縣那些在汶川地震後修建的號稱可抗8級大地震的新屋,與其他民宅一起,在7級地震中幾乎全部倒塌,就是對上述惡劣現象的一種印證。
文章諷刺說,五年前的汶川大地震之後,其他地方官員「對四川官員既羨又妒」,他們都巴望著在自己任內多發生幾次所謂「百年一遇」的特大災害,以獲得官運亨通的機會。「所以四川的官位成了全國地方官員覬覦的肥缺」。
文章最后旗幟鮮明表示,香港政府從庫房拿出一億捐給四川省政府,無疑是助長這種中國官場「殘民自肥」的潛規則,是中國官場「天災經濟學」的同謀。
其實,這種借天災撈錢財、撈政績的做法,在中國大陸是屢見不鮮的,早已經成了地方官場的潛規則。多年前,北京學者吳思在其所撰寫的《潛規則》一書中,就提到中共官場素有「合法禍害權」,官員挪用賑災款項、中飽私囊之情況屢見不鮮。灾害成为地方官吏捞钱的资本,救灾成为各級官員升官的政绩,而且往往是灾难越大,政绩提升越快。
5.12 汶川大地震后,曾有網友在網絡貼吧上發帖文,揭發四川閬中政府在搞災害重建時,挪用了大量救災資金用於搞政績。貼文稱:「地震過去一年多,廣大群眾的房屋震裂補償款到今天還未發到各家各戶。政府壓著不發,而忙於搞面子,從開發區開始,所有的門面由政府出錢統一裝修,規格之高,據業內人士估計大概耗資八千萬左右,乃至上億。昨天上億,今天上億,明天上億,我們能有多少個億讓政府幾個娃娃操?」
2011年1月,大陸媒體《經濟參考報》的一篇報導,揭露當年汶川地震的重災區之一的甘肅文縣的地方官員,擅自截留8000多萬產業援助基金,在全縣轟轟烈烈大搞所謂「亮化工程」,卻把災區新房建成危樓,致使部分災民長期住在救災帳篷裏,艱難度日。
報道稱,文縣新建的災民安置房出現裂縫的現象普遍存在,有些承重的房樑已經斷裂,不得不用角鐵加固,磚與磚之間有多處根本沒有澆注沙石和石屎;部分房屋室內沒有設計廚房,村民冬天只能在室外做飯;還有一些援建點被建成半拉子工程,建成後房頂沒有上樑和瓦片,致使很多災民無法入住,只能在寒風中煮飯、在大雪中入眠。
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亮化工程」完工後的午夜的文縣縣城,所有街道燈火通明,城區內所有建築都是霓虹閃爍,儼然是一座不夜城。
更令人齒冷的是,中共官媒曾報道稱,汶川地震發生後不久,國家審計署官員「專程深入文縣等地檢查指導救災款的審計發放工作」,在聽取省市審計部門領導的匯報後,贊揚「甘肅省抗震救災款物審計工作和社保資金審計工作組織領導有力、深入細緻,審計效果明顯」。
香港《東方日報》當時曾發表評論,抨擊這種惡劣現象說:「在中國,天災往往可以成為貪官的發財良機,而災民卻成為貪官的搖錢樹,貪官污吏以救災為名,榨取災民身上的每一滴油。有人說,中國災民最悲慘,受完大自然的蹂躪,還要受貪官的敲骨吸髓,天災之後是無盡人禍,這樣的日子如何過得下去?政府就不怕百姓揭竿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