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01月16日訊】 (美国之音電) 泰國清盛 — 中國經濟快速地向東南亞擴展,越來越依賴湄公河來進行貿易。預計在未來幾年裡,水壩和新港口將有助於貿易來往,可是並不是每個人都歡迎這樣的發展。
自古以來,湄公河一直是一條主要的運輸航道。現在,隨著現代化船只和新港口的出現,湄公河正在成為中國快速經濟擴張的重要途徑。
2004年以來,泰國和中國港口之間的年貨物吞吐量翻了3翻,達到30萬噸,部分原因是2003年中國和東南亞聯盟簽署的自由貿易協議。
貿易繁榮還因為泰中籤訂了“早期收穫計劃”,對100多種農產品免收關稅。而泰國當地商販對競爭加劇並不歡迎。
泰國商販:“中國農產品比泰國的便宜,泰國農民受到影響,他們自己的蔬菜就賣不出去了。”
很多泰國人覺得,關稅是針對他們的,中國更為嚴格的食品衛生控制,以及商品和服務稅,減少了泰國出口商的利潤。
可是人們最為不滿的是運輸網絡本身。經濟學家薩岩•卡努德研究水壩對湄公河流域社區的影響。
卡努德: “所有的船都是中國人的,他們控制了船運價格和所有額外費用。因為中國人在上游建造了很多水壩,他們可以控制水位,所以更多的中國船只可以向下游運輸更多的產品。”
在泰國邊境城市清盛,人口結構變化跡象顯著。當地市場裡,顧客為了撈便宜,進口的中國農產品很快就賣出去了,可是也有很多人支持本地產品。
泰國商販 : “泰國人喜歡吃他們自己的農產品,比如辣椒和其他蔬菜,所以中國產品最後被運到曼谷去了。”
儘管當地人有牢騷,泰國還是新開了第二個商務港,中國準備增加出口。維拉•金尼科恩是港口主管。
維拉•金尼科恩: “我們建造新港口的主要原因是,泰國會進口更多的中國產品。清盛的老港口每年的吞吐量是30萬噸,這就是為甚麼泰國港務當局決定建造新港口,可以承受600萬噸年吞吐量。”
隨著貿易的發展,泰國批評人士說,除非泰國政府干涉,否則利潤會被上游得到,而當地的經濟會受到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