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風民俗】崇尚火的彝族(上):衣食住行

【新唐人2012年11月12日訊】彝族是中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分佈於中國大陸西南部的四川、雲南、貴州、廣西等省。彝族的歷史可以追溯到4500年前的地皇時代。由於生活在相對閉塞的山區,歷史上彝族與其他民族的交往融合的情形比較少,是一個血脈相對單純的民族,至今還保留著古樸、濃烈、獨特的文化傳統。

彝族傳統文化

“畢摩文化”是古老的彝族傳統文化的核心,是由負責替人禮贊、祈禱、祭祀的祭師“畢摩”創造並傳承,以經書和儀式為載體,包括神鬼信仰和巫術祭儀、彝族社會歷史、哲學思想、醫療衛生、風俗禮儀等在內的內容豐富的文化體系。  

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彝族還逐漸形成了尚紅、尚黃、尚黑的三色文化。彝族人賦予這三種顏色以特殊的意義:黑色代表土地,紅色代表火焰,黃色代表太陽的光輝。在現實中,三色文化最直接體現在彝族的服飾、漆器和建築上。

絢麗多彩的彝族服飾

彝族支系繁多,因而彝族服飾也絢麗多彩,款式不下百種,但異中有同,傳承並保持著強烈的民族文化傳統和特色。彝族服飾大致可分為涼山型、烏蒙山型、紅河型、滇東南型。其中以涼山型和滇東南型的彝族服飾最具代表性。

涼山彝族男子習慣於頭頂蓄一縷長髮,它神聖不可侵犯,任何人也不得觸摸,否則,便是對他的最大侮辱,傳統稱之為“天菩薩”。 他們通常會用三四米長的黑布纏頭,並將頭帕的一端卷成姆指粗細的長椎形,彝語呼之為“子帖”。因它高挑在額頭前方,顯得英姿勃發,漢族稱之為“英雄髻”。

男子還有左耳戴蜜臘珠或銀耳圈等飾物的習慣。他們通常穿黑色、窄袖、鑲有花邊的右衽短布褂,下身著多褶長褲,有大褲腳與小褲腳之分。

涼山彝族婦女的服飾則頗為典雅。她們頭蓋一塊繡花的方布帕,並將頭帕的前端疊成瓦式,遮於前額再用毛線和髮辮纏壓住。她們一般都佩戴金、銀、珊瑚、玉、貝等製成的耳墜、手鐲、戒指等飾物,領口還飾以一塊銀排花。她們身穿繡花右襟上衣,下身則用黑、黃、藍、白諸種色布環繞拼接成百褶裙,裙長及地,修長優美,走起路來更是左右搖曳,婀娜多姿。

涼山彝族男女老幼皆披“擦爾瓦”。“擦爾瓦”是彝族人一種獨特的披氈,採用傳統的手工技藝,用羊毛織成,下端多飾有長穗流蘇。厚實柔韌的擦尔瓦防潮、避水、御寒、抗暑、冬暖夏凉,放牧、狩猎、外出旅行,白天当衣服,晚上作被盖,是最为方便、适用的行装。一袭擦尔瓦,披戴于男性身上,更显剽悍威武、英俊潇洒、精神焕发;女性身着擦尔瓦,举手投足间,下摆缀饰的毡须轻拂慢扬,仪态端庄又不失婀娜嫵媚,别具一种巾帼氣概。

滇东南型彝族服饰又另有特色。男子喜穿用麻布缝成的对襟式无袖短褂,绣上图案式花纹,用蓝色或其他色布镶边,下穿宽裆裤。

女子喜戴各種顏色的花包头,包头边沿镶嵌银制“卡士玛”,顶端的双耳部位缀一对“彩蝶”,后面吊一束串珠,下垂至前胸,光耀夺目,走动时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女子的外衣长略过膝,多数是蓝白色,袖子、领口和边角绣有花饰,背披一块黑布衬底的雪白细羊毛皮,布带经胸前直贴衣襟,腰间系一块黑底绣着五彩图案的围腰,下穿蓝黑色长裤,脚穿绣花布鞋,肩挎花布包。

彝族飲食與建筑

彝族人主要的食物是玉米,次为荞麦、大米、土豆、小麦和燕麦等。肉食主要有牛肉、猪肉、 羊肉、鸡肉等,喜欢切成大块大块(拳头大小)煮食,汉族称之为“砣砣肉” ,或者烹煮為牛汤锅、羊汤锅,烤羊肉、烤小猪肉等,大部分彝族禁食狗肉。

彝族村寨多坐落在海拔較高的山區,大多依山傍水,環境幽美。村民一般都依照水流和山勢的走向,選擇向陽、背風、汲水和交通方便的平緩山坡建造房屋。涼山地區的彝族房屋主要有瓦房、瓦板房、土掌房、木楞房等,其中最富特色的是土木結構的瓦板房。

彝族瓦板房最突出的特點是整體都採用穿、鬥、拱、榫而成,不用一顆鐵釘。瓦板房的結構形式有:樑柱式(簡單桁架);多柱落地式,一般多為三柱、五柱排架,穿鬥木構架,這種形式稱為“架”。其房屋的室內也是特殊的“拱架式”,即利用杠杆的原理,採取托拱鬥榫,依次外伸,並多層挑出,讓重力被拱架依次分散到四周的立柱和牆體,以加大室內跨度,並減少室內支柱,既節約了木材又豐富了內部裝飾,是彝族瓦板房中富有創造性的建築特徵之一。

通常彝族瓦板房的每一層的拱架底部、屋簷的挑拱和垂花柱,都會雕刻上牛蹄、鳥獸、花草等圖案。有的人家門楣上還刻有日、月、 鳥、獸等圖案。

彝族住房多為三間或五間。正中一間為堂屋,是家庭成員聚會之所,亦為接待客人之所。靠牆壁左側,設一火塘, 火塘邊立石三塊成鼎狀,鍋支其上,稱為“鍋莊”。鍋莊嚴禁人踩踏跨越,否則認為不吉。鍋莊上方,以蔑索吊一長方形木架,上鋪竹條,作烘烤野獸幹肉或蒜頭、 花椒、辣子之用。火塘用以煮飯、燒茶、取暖和照明。彝族一家老幼,常圍火塘而坐,敘天倫之樂,火塘成為彝族傳遞文化的場所。一般彝族人家,則在火塘邊鋪一草席,身裹“查爾瓦”而眠。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