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1年11月9日訊】中國民間環境保護組織「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的創辦人馬軍,11月7日在紐約參加每年一度的「商業與人權」活動時表示,中國各地方政府對GDP的追求遠遠超過環保努力,環保訴訟也不能在法院充分聽證,目前只能從信息逐步透明化做起。
在「商業活動與人權中心」舉辦的瑪麗•羅賓遜系列演講活動中,馬軍作為主講嘉賓報告了中國民間環保機構的努力,並回答現場觀眾提問。
馬軍:「中國環境問題的障礙不是技術,不是缺資金,而是缺乏動力。」
馬軍1999年撰寫了《中國水危機》(China』s Water Crisis)一書,2006年被美國《時代週刊》評為當年的的「全球最具影響力100人」。他的機構繪製了「中國的水污染地圖」,標識出一萬個工廠和污水處理廠的排放量數據。讓人們看到,為甚麼河流從源頭開始一路變黑。
馬軍使用的是中國政府公布的數據,他知道不準確。
馬軍:「所有的數據,其實都是有差距的。但是我想,如果他們承認,中國一半的水系污染嚴重,超過四分之一的大城市空氣質量不夠基本標準,一千二百萬噸作物受到重金屬污染,已經完全可以督促人們關注環保了。」
馬軍承認,每天好像在走鋼絲,要不斷找平衡。有一面巨大的牆在你面前,也許你會經常撞頭,但是有的地方,按一按,有可能打開。
曾任聯合國人權委員會主席的瑪麗•羅賓遜稱讚中國環保人士的實幹精神。活動主辦方 「商業與人權中心」與民間團體積極配合,關注世界5000家公司的商業活動對人權的影響。
新唐人記者蘭青紐約報導
本文網址: //www.ash-ware.com/b5/2011/11/09/a615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