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人禍!舟曲桃花源變“泥石流”

【新唐人2010年8月10日訊】甘肅省南部舟曲縣8號發生特大泥石流,據大陸官方統計,目前,遇難人數已經上升到127人,2000多人失蹤,災區電力、交通和通訊中斷,五萬多居民受災。

舟曲縣位於甘肅南部,全縣總面積3010平方公里,總人口13.47萬人,其中藏族4.4萬人。舟曲縣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素有“隴上桃花源”之稱。

8號晚上的特大泥石流讓這個“桃花源”遭受了滅頂之災。

據報導,其中三眼村等三個村,遭泥石流正面捲襲,當時老百姓都在睡覺,基本沒有人能夠逃生。

這是天災?還是人禍?

網友分析舟曲特大泥石流形成,主要有三大成因:一是修建水電站;二是開礦;三是砍伐森林。

舟曲的地質山體構造本來就十分鬆散,早在2005年,就有媒體揭露舟曲縣水土流失嚴重,白龍江流域整治工作「刻不容緩」。

據透露,一位長期關注舟曲水土流失問題的蘭州大學教授在最近幾年就警告當局,白龍江因生態被破壞,已經造成泥石流的日趨頻發。

在甘肅省發改委網站,白龍江流域治理幷不在2010年甘肅省48個續建和新開工重大建設項目名單中。

據香港《蘋果日報》報導,現居北京的藏族學者維色指出,舟曲全縣水電開發項目有49項。她說,舟曲縣泥石流災害表面上是暴雨引起,其實與當地過度開發導致生態破壞密切相關,包括濫建水電站、開礦淘金、無度砍伐山林等。

水文、地質學家,四川省地礦局區域地質調查大隊總工程師範曉在接受四川新聞網採訪時表示,在中國現在大規模的城市擴展、公路、交通的建設、水電的開發,全國都是這樣,甘肅只是一個縮影。

範曉指出,這種大規模的工程活動肯定會加劇地表的破壞,當然會加劇、增多地質災害發生的頻率和規模。

新唐人記者李靜、李若琳綜合報導。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