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3.4
一 而 十 ,十 而 百 。
yī ér shí shí ér bǎi
百 而 千 , 千 而 萬 。
bǎi ér qiān qiān ér wàn
譯文
一到十是基本數學,十個十就是一百,十個一百就是一千,十個一千就是一萬...一直變化下去。
註釋
1.而:到。
故事:數字的來源
現代的人連小孩子都會數數,所以幷不覺得算術這門學科有多大。其實,數字就像宇宙一樣,小到無限小,大到無限之大,直至無窮無盡,用人類的數字語言都無法表達。
那麽在數學沒有發明以前,人類是怎樣算東西的數目呢?
當夕陽西下時,馬兒、羊兒、鹿兒一隻只地回到圈裏,每進一隻,祖先們便在繩子上打一個結,然後對照前一天的結。另外,打上一個結,表示一件事情,打兩個結表示兩件事情;大事打大結,小事就打小結。這就是原始的“結繩記事。”
在後來,結繩不够用了,同時,祖先們發現原先打大結和小結的大事和小事都想不起來了。便發明了一...十、百、千、萬...等數字。據傳說“一”這個字是上古的伏羲氏所發明的。其餘的數字則是倉頡發明的。伏羲教人們用兩塊木板,在上面刻幾道痕迹記下數目,然後,雙方各拿一塊木板,作爲憑據,這就是人類最早的契約(合同)。“契”是“刻”的意思。而“約”是“合約”的意思。
後來,有一個叫隸首的人(根據人有十根手指)發明了十十爲百,十百爲千,十千爲萬的“十進位”的算術。這樣計算起來就方便多了。
來源:大紀元
本文網址: //www.ash-ware.com/b5/2009/08/09/a329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