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1年5月2日訊】天韻舞春風(2─1)李白-清平調:這是李白在長安期間流傳最廣的三首詩。
我們來欣賞一首,李白描寫盛唐繁華的名作──《清平調》。
唐朝的詩仙李白,在中國是個家喻户曉的人物。他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生於武后大足元年,死於肅宗寶應元年,年六十二。自幼博學而才華洋溢,四十二歲時,被召到長安,賀知章讀到他的詩文後,贊嘆他是天上下凡的「謫仙人」,並向唐玄宗推介,擔任「供奉翰林」一職,因為才高氣傲,不見容於玄宗周圍親近的人,於是玄宗就送了他一筆錢回家鄉去了。李白才氣縱橫,人們稱他為「詩仙」,與杜甫齊名,世人稱為「李杜」,著有「李太白集」。
李白在長安期間,曾應玄宗的要求,寫了三首《清平調》,是李白在長安期間,所創作流傳最廣、知名度最高的詩作之一。
相傳在玄宗開元年間,宮中栽種了名貴的牡丹,到了花開時節,真是姹紫嫣紅,繽紛一片,好看極了。有一天,玄宗和楊貴妃倆人,帶著宮中最著名的樂師李龜年,興緻勃勃的前來沉香亭賞花。對著如此的良辰美景,賞心樂事,怎麼可以沒有音樂呢?
可是玄宗覺得這種情境太美了,對著這麼好的花兒,這麼美的愛妃,舊的歌詞是不能表達這種情趣的。於是急召翰林學士李白進宮寫新樂章,李白下筆如飛,一揮而就,在金花箋上寫了三首《清平調》詩呈上。
玄宗看了之後十分滿意,當下便命梨園弟子奏起絲竹,李龜年展喉而歌,這時楊貴妃也快樂的飲美酒,聽新曲,玄宗一見越發興起,也親自吹起玉笛來助興,此時此刻,真是意興風發,痛快淋漓。
這組詩一共寫了三首,其中以第一首最為出色,現在讓我們來看一看,這首《清平調》: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雲想衣裳花想容」,說的是什麼呢?貴妃身上飄逸的衣裳,就像那天上的雲彩一樣的美麗,而這些嬌豔無比的牡丹,就像是貴妃的花容月貌。「春風拂檻露華濃」,春風吹拂過園中的亭檻,而那美麗的牡丹花,在晶瑩的露水中顯得更加嬌豔,「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群玉山,是西天王母娘娘所居之處,而瑤台,傳說在昆侖山上,也是王母娘娘的仙宮。像這樣豐潤嬌艷的花容,恐怕只有在上天仙境才能見到啊!
詩中巧妙又自然的,將楊妃比作嬌豔的牡丹,又似天女下凡。語句濃豔,煥發著生命的美好與光彩,讀這首詩,真覺得如沐春風,花光滿眼,充滿了太平盛世的繁華風貌。
唐朝在後人看來,像是人間的神國,而我們的李白,是天上的謫仙,地上的詩仙。他用如此大氣的手筆,描繪了天上人間的美麗情境,讓後人傅誦一時,留下了無限想望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