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地方卖地收入持续大幅下滑 近七成房企未拿地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4年06月25日讯】中国房地产市场近几年持续萎靡,导致中共地方政府卖地收入持续下滑。今年前5个月的土地出让金大幅下降,凸显地方政府财政困境日益严重。

大小房企纷纷债务暴雷,大批在建楼房烂尾,断供法拍房剧增,土拍市场遇冷。这些衰败现象正是中国房地产行业当前的真实写照。房地产市场的衰败,对很大程度上以卖地收入的中共地方政府财政是一种十分沉重的打击。

中共财政部6月24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5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12810亿元(人民币,下同)。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4%。

相对于财政局的“统计数据”,其它研究机构发布的数据则显示今年以来各地房企拿地金额的下降幅度要大得多。

据中指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截至6月23日,中国全国300个城市的各类用地、住宅用地的推出面积同比全面下降,其中住宅用地降幅超过了40%。

克而瑞的统计数据则显示,今年1-5月,百强房企中,有近七成企业尚未拿地,拿地房企主要集中销售30强的央国企。

而据财联社6月24日报导,今年以来头部房企整体投资明显放缓,今年前5个月的前5名头部房企的拿地金额都锐减。其中,拿地金额下降最严重的是知名房企万科,该企业的拿地金额在去年同期为332.9亿元,到今年前5月仅有23.8亿元。拿地排名也从去年的第2名,下降至今年的第33名。

过去经常高稳中国房企销售排行榜第一名的保利公司,今年前5个月拿地金额也只有80.1亿元,与去年同期的228亿相比,骤降了64.9%,拿地金额排名也降至第11名。

销售排名第4的华润置地,今年前5个月拿地金额为217亿元,同比去年的486.7亿元,跌幅超过50%;行业排名第5的招商蛇口,今年前5月拿地金额为84亿元,同比下滑65%。

从省份的角度来看,根据粤开证券研究院的数据,今年前5个月,共有26个省份的土地出让收入较去年同期衰退,有15个省份年减幅度超过30%,其中广东年减57.5%、四川年减42.7%、江苏年减42.6%;吉林省年减36.5%。

另一方面,中国新建商品房的销售业绩仍然持续低迷。全国各地的房企纷纷靠降价来寻求销量,一些头部国央企项目降价幅度十分明显。

例如:根据克而瑞的监测数据,今年5月份,如保利成都天府和颂的价格与第一季度相比下调了20%;中海昆明寰宇天下的价格,则环比下降了11%。此外,许多房企推出的所谓“特价”房源规模也显着扩大,以超低的价格来吸引买家。

财联社的报导说,受楼市持续下行和资金压力双重影响,今年以来大多数房企拿地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缩。

针对上述现象,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表示,由于土地市场低迷,预计今年土地财政收入可能进一步下降,而土地出让收入下滑使得地方财政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另外,受土地出让收入减少影响,部分债务风险衡量指标容易被动提高,而土地资产缩水,会加大城投企业的债务融资难度。

(记者何雅婷综合报导/责任编辑:林清)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