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付费上班”成产业 毕业生花上万元实习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4年06月19日讯】中国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早年“专家”建议“付费上班”,引来骂声一片。如今“付费内推”已成产业,毕业生花钱买实习机会,还有很多人受骗。

多家陆媒报导,在大陆失业率高、求职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形下,中国应届毕业生正面临就职焦虑。一些人力中介借机做起所谓的“付费内推”生意,宣称只要付钱就能协助取得实习甚至工作机会,而且推出号称从“修改履历”到“实习媒合”、“成功转为正职”的一站式服务。

报导说,求职者提供简历后,一般很快就能拿到实习机会。但是这种“内推付费实习”需要向中介缴纳“意向金”,费用则依产业不同,从8,000元到19,000元(人民币,下同)不等。业界知名的企业的价格会更高。

这些中介的广告宣传包括:“到知名企业实习镀金,可以为自己的求职简历加分”、“内推实习,获取转正机会”等等。

一些企业管理人员指出,这种花钱买实习的毕业生,许多人实际能力不足。

另一方面,“付费内推”产业链也成为一种诈骗手段,有些求职者付出大量金钱后却换来一场空。

近期以来,消费者投诉平台“黑猫投诉”中有不少关于“付费内推”的投诉,内容包含“虚假宣传”、“消费欺诈”、“拒不退款”等。

今年5月,有消费者投诉一家中介开设“内推班”,承诺可以“直通”多家国企,诱导消费2万多元。另一起案例中,中介声称求职者只要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85%可以“内推”到娱乐圈工作,结果数十人上当,被骗总金额将近100万元。

根据大陆自媒体早前的文章,其实早在2022年,“付费内推”就已经成为一条产业链。有中介宣称,要想去互联网大厂实习,基本费用在15000元到25000元之间。从求职者投递简历,到成功转正(从实习转为正式职工),成功率大概在五成左右。

文章提到,不知道这些中介如何与企业“合作”的,到底是与企业人事部门的非法勾结,还是打着“包过”(保证转正)的幌子进行诈骗?有人花了三万,白干了两个月,没工资,没签合同,钱该找谁退?是否有所谓的“优质企业”,借机免费使用劳动力?

(责任编辑:历澄宇)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