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對中國出口電動車 徵收38.1%額外關稅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6月13日訊】歐盟委員會週三(6月12日)宣布,從7月份起,對進口的中國電動車徵收38.1%的額外關稅,以應對中共政府補貼電動車生產,對歐盟市場的衝擊。

歐盟委員會副主席瑪格麗蒂斯·斯基納斯:「(歐盟執委會副主席)今天介紹了正在進行的對中國電池電動汽車價值鏈調查的臨時結果。」

歐盟委員會週三通知中國車企,從7月開始對進口的中國電動車徵收38.1%的額外關稅。

瑪格麗蒂斯·斯基納斯:「特別是這條價值鏈受益於不公平的補貼,威脅到歐盟電池電動車生產商,會造成經濟損害。」

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也將影響到在中國生產的西方車企。

中國對歐盟出口的新能源汽車中,近50%是特斯拉、大眾、寶馬等西方汽車生產商,其中特斯拉占40%左右。中國品牌比亞迪、上汽集團、吉利汽車在歐洲的年銷量不到20萬輛,市占率不到8%。法國雷諾旗下的達契亞與中國東風等企業合資,在湖北生產後,出口歐洲,與美國的特斯拉並列中國對歐最大出口車企。

北京得到歐盟正式徵稅通知後,將有四週時間可提供證據反駁。

歐盟委員會副主席 瑪格麗蒂斯·斯基納斯:「委員會已聯繫中共當局討論這些調查結果,探討對已有問題的可能解決方案。」

美國白宮一個月前宣布,對從中國進口電動汽車的關稅將從25%增加到100%。不過,由於中國生產的電動車大多被汽車關稅拒於美國市場之外,影響不大。

歐盟才是中國電動車的海外最大市場,徵收38.1%的額外關稅後,對中國在歐盟的車企將造成較大影響。

歐盟臨時關稅將於7月4日生效,反補貼調查將持續到11月2日。

新唐人電視台記者李梅、姜迪亞綜合報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