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洋:周永康“认罪悔罪”是真心的吗?

周永康一审被判处无期徒刑。周永康当庭表示,服从法庭判决,不上诉;再次表示认罪悔罪。(2015年06月新华网)

对于周永康这样的位高爵显之人,有期与无期乃至死刑,似乎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关键是把他拿了。周永康更看重的应该是政治生命。他的政治生命已经走到尽头,或者说,在政治上已被判了死刑。在政治上,他已是一只死老虎。

对于周永康,由昔日的如日中天、炙手可热乃至“侯门似海”、权倾天下,到如今的“认罪悔罪”,想必有一个“漫长”过程。开始大抵颇不服气,甚至认为是“政治迫害”。

一则,由于对权力,特别是对周永康这样的“顶级人物”的权力缺乏应有的制约,使得“以权谋私”不仅成为可能,且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可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乃至“祸国殃民”。他已经习惯了,以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任何试图阻挠都是一种“粗暴干涉”“无理取闹”。甚至以为是“吃不着葡萄便说是酸的”,“吾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是可忍,孰不可忍”!

二则,大庭广众之下,讲大话套话假话习惯了,下属“前呼后拥”“点头哈腰”“洗耳恭听”习惯了,难免形成一种错觉,俨然自己真的不仅“一贯正确”,且“非常伟岸”。别说让他“认罪悔罪”,除了类似“首长太辛苦,从不注意身体”这样的“善意”批评,其它任何批评都是“居心叵测”,是“异音”,是“忤逆”,定要拿下。

三则,起码在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前,官越大应酬越多。山珍海味,吃喝玩乐已是普遍现象。除了讲讲黄段子,根本没有时间读书学史。哪晓得“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知兴衰”?哪晓得自己正在“践行”着“人心不古”?古人尚且知道“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俯饮一怀酒,仰聆金玉章”。

尽管周永康“罪大恶极”乃至“血债累累”,但是如今他的“认罪悔罪”,是否“真心忏悔”,颇值得怀疑。大抵还是迫于目前的“既打老虎又打苍蝇”的持续高压态势。“既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一则随着他的关系网的一一被捅破,他的罪行的一一被揭露,他的“正面形象”的被请下神坛或“轰然倒塌”,对他的打击当然是毁灭性的。

二则随着他政治生命的不保,只能退而求其次,乞求“饶命则个”。只要能保住这条老命,“屈尊俯就”,说几句服软的话,又能怎样?这叫“能屈能伸”,“大丈夫相时而行”。

三则,或许这才是最关键的,即使周永康被判死刑,且立即执行,影响或震动肯定更大一些。但如果没有把权力关进笼子,犹如当年政治局委员成克杰被判了死刑,又能怎样?还不是照样前腐后继?

还是那句老话,制度设计是关键。

文章来源:作者博客(有删节)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