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田:中國年輕人報復性存錢是報復誰?

中國經濟風雨飄搖之際,中共對國人不願意花錢、不買房不投資、不給黨的GDP成長做積極的貢獻,而是把錢存在銀行的儲蓄行為非常的不滿。而一些媒體也順水推舟,推出了一個頗為費解的字眼,說中國年輕人是在「報復性地存錢」。存錢怎麼會是不理性、報復性的行為呢?國人會這麼喜歡報復嗎?國人有很強的報復性人格嗎?如果真的在報復,中國的年輕人又在報復誰呢?

某財經頻道指出,在中國年輕人之間「報復性存錢」已成為一種趨勢。近兩年,中國社群媒體上許多與儲蓄相關的話題標籤先後被創造出來,例如「存錢大作戰」「存錢打卡」「存金豆」等等。中國近年來還興起一種社交文化,就是有人在社群媒體上尋找「存錢搭子」。 「搭子」是指在某領域有共同興趣的夥伴,結伴進行某類活動。他們在網路上組成了一個儲蓄圈,確保成員堅持自己的目標;節約措施還包括在社區食堂就餐,而這些食堂價格相對便宜、通常是為老年人開的。

還有觀點認為,「中國年輕人有一種報復性儲蓄心理」,認為中國年輕人的信心已經消失,需要幾年甚至更長時間的繁榮景象才能讓放心地進行報復性消費。也有觀點說中國年輕人信心消失不假,但說他們的儲蓄行為是「報復」則有失公允。

疫情大流行結束後,世界各國都湧現了「報復性消費」的熱潮,然而在中國卻出現了相反的景象,年輕人們開始流行所謂的「報復性存錢」,為每月設定相當高的儲蓄目標。顯然,經濟無法走出陰霾、房地產市場崩跌、消費者信心持續低迷、青年失業率飆升,讓中國民眾失去了信心。尤其是年輕人,對青年失業率飆升感同身受,所以此時中國年輕人沒有像各國同齡人那樣有衝動的消費,而是瘋狂的儲蓄,這是自然而然、非常正常、也非常理性的事,根本沒有什麼不理性的瘋狂和報復的心理。中國年輕人呢,看來也沒有想特別的報復誰,他們如果想報復誰,也應該是對中共當局報復;但到如今為主,他們還是以躺平為主、高舉白紙而已。準確地說,中國年輕人只是對中國經濟沒信心,對中共國的前途沒信心,他們只是在開始自救、在努力地自保而已。

台灣四年前疫情擴散、不能出國觀光時,也流行過「報復性」(retaliatory)旅遊的說法。而當時除了報復性旅遊,還有報復性大吃一餐、報復性消費、報復性刷卡、報復性睡大覺、報復性塞車,甚至還有公交車上的年輕人說要「報復性戀愛」!就是說,真正的報復性行為,都是花錢、耗費、消費,沒有與之相反的節制、冷靜、存錢。

從消費者心理角度看,在正常社會,沒有什麼「報復性存錢」,但確實有所謂的「報復性消費」。所謂的「報復性消費」(Retaliatory consumption),在消費者行為的研究中,它確實是有的,是指的在某個特殊的歷史時期或什麼樣的場合,因為人們的消費需求被限制、消費的慾望被壓抑了,而一旦情況改變、限制放開之後,人們就放開慾望、進行瘋狂的、比以前更誇張的消費的行為。(推薦閱讀:中國大學生找工難 分析:比想像的還慘)

經濟學研究中,常假定人們是理性的,也許大部分人在大部分時間裡,尤其是針對金錢和財富的問題上,都可能是非常理性的,不大會一時衝動、胡亂地花錢。但我們大家都可能會意識到,一時衝動、胡亂花錢,也是經常可以看到的。認知心理學的研究發現,人們常常是不理性的,有人還因為認知心理學的研究得到諾貝爾經濟學獎!

中共病毒、武漢瘟疫之後,中共不得不放開清零鎖國,曾經企望於經濟能夠儘快地恢復,中國的消費者會「報復性」的大肆消費、讓中國經濟儘快地走出泥潭。但令中南海非常失望的是,放開之後,人們不悶在家裡了,也紛紛地出來活動,但「報復性消費」卻沒有出現,中國經濟也一直一蹶不振,直到今天的悲慘境地。

美國人不太有什麼「報復性消費」,而更多的是「補償性消費」,就是人們經歷抑鬱和困難之後,通過犒勞犒勞自己、用購物的方式減壓、改善心情的這樣一種消費行為。這種行為在女性,尤其是失戀、憤怒、挫折之後的女性更為常見。補償性消費中的「補償」,是補償自己,花自己的錢去平復自己的情緒;而「報復」呢,如果是花別人的錢,花丈夫的錢、負心漢的錢,還說得過去,花自己的錢報復自己?這可不大說得過去。

但是呢,補償性消費可能往往是有後果的,就是產生大量的「買家悔恨」。買家悔恨(buyer’s remorse)的意思,就是購買後感到後悔或焦慮的感覺。比方說,對於購屋者來說,這意味著他們後悔買了房子;購屋者在搬入後認為自己多付了錢或不喜歡這個地方,他們可能會感到悔恨。本來想透過購物犒賞自己、減少憂鬱的人們,可能因為花了太多的錢、欠了更多的債,不僅沒有減低憂鬱、反而增加了更多的憂鬱。

不管是補償還是報復,這種消費行為都因復仇、出氣、解決心中忿忿不平而起,所以都是不理性和不明智的。這樣的「報復性」心理,對傳統和祥和的社會,都會有不好的影響,都遠離了我們溫良恭儉讓的傳統。它只會讓我們的社會充滿仇恨與暴戾之氣。

也就是說,所謂的「報復性」行為,大都是沒有理智的,是一種禁忌之後,放開後的狂歡。理智性的行為,沒有什麼「報復性」可言。報復,本來就是瘋狂的後果,不是邏輯思考之後的選擇。而存款呢,顯然不可能是「報復性」的,因為人們只有可能「報復性」的去提款、去花費、去浪費,而絕對不可能是去「瘋狂的存錢」。說中國年輕人「報復性存款」,其實是對他們的一種侮辱,年輕人因為自保和自救而存錢,沒有什麼錯兒。

而紅朝當局,透過他們控制的媒體和輿論,為什麼要渲染「報復性存款」這樣荒謬的說法呢?究其根本,就是中共的「普天之下、莫非皇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霸道觀念。在中共看來,全體中國人都是我的,韭菜都是我的,你的錢和存款也是我的,怎麼樣收割是我的自由。你整個人都是我的,不花錢支持政府,不花錢消費去幫助GDP,而是別有用心地去存錢,那自然是與我為敵、在報復我和背叛我了!

「報復性存錢」也好,「報復性消費」也好,都是「報復性行為。」而所謂的「報復性行為」,是指一個人的行為對另一個人在利益上產生一定量的損害,會使前者要求後者做出賠償,或前者會使後者也產生同樣的利益上的損害,後者會想辦法打擊損害自己利益的人。(推薦閱讀:中國經濟蕭條到處可見 商場門庭冷落)

報復,或複仇,是人們的一種應對、反抗外在不利因素的自我防衛、保護的心理。復仇是一種心理防禦,是一種處理外在不良情境的自衛機制。這與人類天性中的真誠、善良和忍讓完全不同,復仇和報復可以被視為一種保護自己的、自私的、惡的和變異的形式。當感受到對方的痛苦或也收到某種損害時,報復者的心感覺到所謂「快樂」,就是所謂的復仇的心態。但往往實際情況是,你讓別人痛苦了,好像你得到了短暫的「快樂」,其實你是造下了更大的業,為未來更多的痛苦埋下了伏筆。

說起報復性行為,就不得不談到報復性人格。個體性報復的社會現象,多數存在於被社會排斥的邊緣群體以及心理障礙群體。因為個人利益受損,導致情緒失控,有可能採取極端的措施來報復社會。社交的邊緣化和社會的邊緣化的人,一般認為,容易產生隱退心理或報復心理。當心理隔離達到一定程度或持續足夠⻓的時間,就可能以極端劇烈的形式透過個別行為展現出來。所以,傳統的文化和倫理,對消除這種負面的社會現象就極為重要。秉持真誠和善良的心態,對受到的不公戒急用忍,就不容易做出極端的行為。

心理學者認為,內心缺乏善良、慈悲的人,容易產生報復的心理。從小缺愛的人,容易遇事就表現出自卑心態,也容易被激發暴力傾向,或產生仇視心理。而秉持真誠善良的心態,心理相對平靜的人,無論遇到什麼事,都不太會用極端情緒處理問題,而會用解決問題的方式去妥善應對。

問題是,中國人的報復性人格很強嗎?其實,從中國人民族特質和遵循天人合一的天理來看,中國人的報復性人格還真的是不那麼強。傳統的中國人,甚至當代的許多善良的中國人,都寬容、忍讓、寬宏大量。中華民國政府可以原諒日本的侵略,最近中國女子胡友平在蘇州可以拒絕中共的反日宣傳、捨身救助日本人,都是很好的例子。反而,中共黨徒的報復性人格才是非常強的。中共領導人睚眥必報,什麼「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什麼「共產黨的哲學是鬥爭哲學」,什麼「不忘階級苦、牢記民族恨」,都在體現出共產黨人這種狹隘和不忍的扭曲特性。

(謝田博士是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的市場學教授暨約翰奧林棕櫚講席教授)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劉明湘)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