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付費上班」成產業 畢業生花上萬元實習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6月19日訊】中國大學生就業越來越難,早年「專家」建議「付費上班」,引來罵聲一片。如今「付費內推」已成產業,畢業生花錢買實習機會,還有很多人受騙。

多家陸媒報導,在大陸失業率高、求職市場競爭激烈的情形下,中國應屆畢業生正面臨就職焦慮。一些人力中介藉機做起所謂的「付費內推」生意,宣稱只要付錢就能協助取得實習甚至工作機會,而且推出號稱從「修改履歷」到「實習媒合」、「成功轉為正職」的一站式服務。

報導說,求職者提供簡歷後,一般很快就能拿到實習機會。但是這種「內推付費實習」需要向中介繳納「意向金」,費用則依產業不同,從8,000元到19,000元(人民幣,下同)不等。業界知名的企業的價格會更高。

這些中介的廣告宣傳包括:「到知名企業實習鍍金,可以為自己的求職簡歷加分」、「內推實習,獲取轉正機會」等等。

一些企業管理人員指出,這種花錢買實習的畢業生,許多人實際能力不足。

另一方面,「付費內推」產業鏈也成為一種詐騙手段,有些求職者付出大量金錢後卻換來一場空。

近期以來,消費者投訴平台「黑貓投訴」中有不少關於「付費內推」的投訴,內容包含「虛假宣傳」、「消費欺詐」、「拒不退款」等。

今年5月,有消費者投訴一家中介開設「內推班」,承諾可以「直通」多家國企,誘導消費2萬多元。另一起案例中,中介聲稱求職者只要擁有「大專及以上學歷」,85%可以「內推」到娛樂圈工作,結果數十人上當,被騙總金額將近100萬元。

根據大陸自媒體早前的文章,其實早在2022年,「付費內推」就已經成為一條產業鏈。有中介宣稱,要想去互聯網大廠實習,基本費用在15000元到25000元之間。從求職者投遞簡歷,到成功轉正(從實習轉為正式職工),成功率大概在五成左右。

文章提到,不知道這些中介如何與企業「合作」的,到底是與企業人事部門的非法勾結,還是打著「包過」(保證轉正)的幌子進行詐騙?有人花了三萬,白幹了兩個月,沒工資,沒簽合同,錢該找誰退?是否有所謂的「優質企業」,藉機免費使用勞動力?

(責任編輯:歷澄宇)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