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亞洲軍演次數激增 共軍規模落後美軍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6月04日訊】一項新的研究發現,近年來,在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不斷加劇的情況下,美中兩國增加了在亞洲各地的軍事演習數量,不過共軍的演習無論在規模還是複雜度來看,都不如美軍。

最近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調查從2003年至2022年在亞洲的軍事演習,發現演習的次數和規模正在以越來越快的速度擴大,部分原因是美中兩國在測試自己的能力,以及強化戰略外交。

報告統計了美國涉及亞洲國家的演習約1113次,中共涉及亞洲國家的演習為130次。

更廣泛地來說,隨著台海情勢緊張,以及東海和南海的領土爭議,這個地區的軍事部署數年來一直在增加。

中華亞太精英交流協會祕書長王智盛:「大的原因當然是美中之間的整個戰略爭霸,在亞太地區的戰略爭霸,這當然是美中之間共同的一個想法。對中(共)國來講,它所謂的軍演的密度次數頻頻地增加,或許有人會以為是針對台灣,但是並不是。我們可以看到,整個從黃海、東海到南海,甚至整個西北地區的路上軍演的頻密程度也增加,大概很清楚地可以看到中(共)國想要彎道超車,加速它在軍事上面跟美國爭霸的能力。」

報告指出,美國尋求在所有地區國家進行大量軍事演習,來維持其領導地位;中共則深化與少數地區夥伴的演習關係,藉此縮小與美國的差距;美國與盟友提倡軍事互通性,中共和外國軍隊的演習則往往是平行操作、各自指揮。

王智盛:「從這幾年來的軍事演習,我們可以看到中美之間的差距有在於幾個面向。第一個純粹是中美之間實力的差距,雖然中(共)國這幾年在海空軍數量上面大幅增加,我們也可以看到它在海上實力上面的一個不足。這個不足包括了演訓能力的弱勢,它船艦看起來數量多,但是整個戰鬥能力,還有它的軍事訓練能力的疑問,甚至還包括了整個海上在演習上面的後勤補給能力到底有多少,這些都構成了它在軍事演習當中暴露出來的問題。」

台灣資深媒體人、軍事評論員亓樂義指出,美軍和共軍有三個明顯的差距,分別是實戰、聯合作戰機制,以及聯盟的網絡關係。

路透社引述軍事專家的話說,軍演有多重目的,例如,爭取在有爭議的水域航行自由、發出威懾以及安撫訊號,再來是改善外交關係。

另外,演習也為試探對手實力製造了機會,像是美軍與共軍的船隻和飛機,就經常相互追蹤對方。

台灣資深媒體人、軍事評論員亓樂義:「現在的軍事演習很明顯,就是美國的演習大多數都是沿著中國的外圍第一島鏈跟第二島鏈之間,或是在南海的周邊附近。中(共)國的演練就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徵,能夠在外線能夠突破到一島鏈之外,儘量能夠突破到南海的邊緣外圍外,能夠打出一個外線出來,而不要被封鎖的情況。目前的演練大部分都是呈現出這兩種的特質。」

報告表示,共軍缺乏作戰經驗的挑戰,而且共軍的演習仍不完備,過度照本宣科,針對地區突發事件的反應過於僵化。

亓樂義:「美國的意圖當然是希望營造這樣的一個態勢,就是把中(共)國的戰略態勢限定壓縮在島鏈以內,南海以內,相對半封閉的海域之內。這種態勢一旦形成,中(共)國仗就很難打了,所以現在中(共)國一直想辦法突破這種態勢。所以雙方現在的演習主要是營造對自己有利的戰略態勢。」

報告指出,自2010年代中後期以來,美中競爭令局面出現變化,這種轉變使得美國與盟友日本、菲律賓和澳洲的軍演變為得更加重要,與更多合作夥伴進行更頻繁、更大規模演習的趨勢,預計將持續到2024年之後,而且這個趨勢會更加明顯。

編輯/孟心琪 採訪/常春 後製/鐘元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