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就職演講 分析:有攻有守 凸顯主權地位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5月21日訊】賴清德就職演講,引發全球關注。有專家認為,賴清德在演講中不卑不亢、有攻有守,在強調維持現狀的同時,也凸顯了台灣的主權地位。

中華民國第十六任總統賴清德:「我以無比堅定的心情接受人民的託付,就職中華民國第16任總統。」

5月20日,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中強調,不僅要打造民主和平的台灣,同時也讓台灣繼續壯大,走向世界。

關於台灣的國際走向,他強調,要站穩全球供應鏈的關鍵地位,把握地緣政治變化所帶來的商機,善用台灣的民主活力,加深與國際的合作。

國際事務資深編輯唐浩:「台灣不僅位在第一島鏈的地理中心點,同時也座落在防禦中共極權擴張的『民主島鏈』的價值中心點。現在國際社會的對抗大局,是歐美日為首的民主陣營對抗中共與俄羅斯為首的『邪惡軸心』。所以賴清德的國安戰略很明確,台灣要跟民主陣營站隊,藉重歐美日的大國力量來抵抗中共入侵,捍衛台海和平。」

關於兩岸的議題和未來走向,賴清德表示將秉持「不卑不亢」姿態,維持現狀。

但他呼籲中共應停止對台灣文攻武嚇,致力於維持台海及區域的和平穩定,確保全球免於戰爭的恐懼。

唐浩:「賴清德的演講是不卑不亢、有攻有守。他一方面強調兩岸要『保持現狀』,讓美國和盟友放心,也讓中共找不到理由興風作浪。那另方面,他要求中共要正視中華民國的存在,凸顯台灣的主權地位。他還強調台灣是『民選合法』的政府,言外之意,中共政權不是民主合法的。」

5月20日就職典禮當天,有來自多個國家的代表團六百多人,包括英國、美國、日本和澳大利亞,以及多個邦交國代表到場祝賀,全球各大媒體也爭相報導。

然而,中共卻在微博屏蔽以「賴清德」和「蔡英文」為標籤的話題。

中國問題專家王赫:「中共現在是非常害怕台灣這個民主選舉的衝擊波,會在中國大陸掀起巨浪。中共知道自己政權的非法性,知道這個政權沒有民意基礎,所以在這個時候對台灣資訊最大可能、最大限度地進行全面封殺。」

新唐人電視台記者唐睿採訪報導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