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河觀點】美情報溯源報告摘要 關鍵問題是什麼?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08月29日訊】觀眾朋友們好,我是橫河,歡迎大家來到《橫河觀點》頻道,今天是8月28日,星期六。

今天焦點:美情報溯源報告摘要有無新意,中共不合作是關鍵?自然和實驗室起源都合理?

情報溯源報告非機密摘要發表,主要結論是什麼,如何得出?如何看待報告非生物武器,非基因工程和兩種假說都合理的評估?各種調查方法的對比,情報能指望中共合作?調查才是開始。

情報機構溯源報告要點

1. 美情報機構的溯源報告非機密摘要已經公布, 由於是摘要,具體證據細節都沒有公布,很難看出不同情報機構之間判斷差異的原因是什麼,因為不同機構收集證據的途徑不同,最後結論是否基於共同的原始資料,即匯攏後的信息,還是根據自己的情報做出各自評估後匯攏。這兩種是不同的。

要點:1)病毒不是作為生物武器開發的;2)可能也不是基因工程,有兩個機構認為,沒有足夠的證據來做出任何一種評估。3)疫情爆發前中方官員沒有預知病毒存在。4)自然接觸受感染的動物和與實驗室有關的事件兩種假說都是合理的。

這說明:

1)沒有直接的第一手證據,
2)最後摘要給出的是觀點(另一種說法是分析評估)

評估上的問題

2. 我認為這個評估是有問題的,不過這不表示我在結論上更傾向哪一種觀點。

1)生物武器和基因工程在方法上是完全一樣的,區別只是動機。沒有必要做出不是生物武器的評估,儘管有這種可能性。

2)中國生物研究和疫情通報系統,CDC和地方行政部門是一套,軍方研製(和民用合作)是另一套,由於武毒所屬中科院系統,而且立即由軍方生物武器防禦系統接管,CDC主任高福不知情不表示中共內部沒有一個知情的系統。

報告的優缺點

3. 整體怎麼看摘要:這個報告沒有重大發現和突破,整體沒有超出、沒有達到1月15日國務院蓬佩奧事實核查的水平甚至有所後退。一個例子: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導,余茂春他們是從情報系統得到2019年秋武毒所有人患病的消息的,報告的評估本來是應該解釋大部分重大疑點的。

最大的優點是,至少從美國政府官方角度,將實驗室泄漏和自然起源等同重要對待,這是第一次,因為此前蓬佩奧國務院只是發了事實核查,並沒有一個整體評估。

也就是說,實驗室泄漏從純粹的陰謀論,到世衛的極不可能(進了一步),發展到美國官方認可的幾乎等同的兩種可能之一。

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很多人對該報告不滿,認為沒有對中共在疫情起源中的責任以足夠的評估,甚至有人覺得是洗地。本來情報報告最重要的應該是事實,其次才是觀點,而摘要正好把事實省略了,只講了觀點,存疑。

但中共卻也非常不滿,駐美大使館發出1600字的聲明,說美國政府再就溯源問題追究,會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不會得到什麼結果。又再次提到德特里克堡可能是新冠病毒起源的論述,應該邀請世界衛生組織前往德特里克堡和北卡羅來納大學調查。

美情報調查和世衛應不同

4. 但我認為最大的問題是情報的基點。報告最後說「要想對COVID-19的起源做出結論性的評估,極其可能需要中國的合作。」

調查有多種方式,每種方式都和調查者的特點有關:

1)世衛溯源,作為國際衛生健康的權威機構,理論上是可以要求中方提供原始數據,這也是世衛溯源調查的重點,到武漢現場。可以也事實做了,就是批評中共不合作;

2)科學溯源,就是從公開或隱藏的文獻、數據庫、基因序列和以往的工作等方面入手分析,一些科學家已經並正在繼續做;

3)民間溯源:DRASTIC,不斷的從網絡上發掘相關的信息,範圍非常廣,取決於調查者的專業、關注對象和技能,總能給人一些驚喜;

4)情報,所謂情報,就是對方不提供的消息,可以是也可以不是敵人,這是情報工作的本意,也是設置情報機構的目的,如果中共合作,世衛就把事情辦完了,不需要情報了。正因為中共不合作才需要情報機構調查。National Review有篇文章:我們為什麼要情報組織?納粹德國和日本帝國和美國情報組織(OSS)合作了嗎?蘇聯在防禦能力、核武和長期戰略上合作了嗎?基地組織和伊斯蘭國在調查每次恐怖攻擊上合作了嗎? 當然不是說情報沒有做好,確實很難,只是說情報機構本不應指望對方合作的。

下一步溯源走向:非官方調查開始

5. 這個話題估計短時間不指望在美國政府方面會有突破性進展。但很可能成為非官方溯源的動力,我看到Alina Chan(18位在科學雜誌簽名要求進一步調查者之一)說,情報機構的報告告訴我們,現在是開始工作的時候了。

科學溯源的政治壓力會減小,更多人會加入,民間溯源也會繼續發展,對中共的壓力不會減輕,另一方面對中共掩蓋疫情造成的大流行追責還會有新的進展。

媒體更廣泛的加入,過去一年多,媒體和社交平台都是避開或封殺實驗室泄漏說,從今年國務院事實核查後開始鬆動,最近越來越明顯轉向,英國4台播出了一個很好的紀錄片,題目就是「COVID是從中國實驗室泄漏的嗎?」

《橫河觀點》製作組

(責任編輯:劉明湘)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