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萬億救市金從何而來?

【新唐人記者綜合報導】中共高級官員在上週五首度承認,中國經濟受到全球金融風暴的嚴重衝擊。稍早前,北京公佈兩年內將投入4萬億元人民幣(5860億美元)刺激經濟方案,看似提振不少國內外市場的信心,但也不免令人懷疑:財政緊縮的情況下,四萬億元人民幣從何而來?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穆虹表示,國際金融危機的蔓延和衝擊對中國經濟的影響,遠遠超過了官方早前的預期。能不能有效防止經濟迅速下滑,對政府是一個「嚴峻的挑戰」。

儘管中共領導層在這之前釋出了規模高達4萬億人民幣的救市方案,但仍有不少盲點,一些分析師認為,宣佈這個更大的數字是為了提振消費者和企業的信心,實際可能只會支出1萬億元。

目前被中國民間譽為致富四大金剛的「土地」、「資源」、「股市」和「金融業」,全部陷入低迷狀態。

民眾關心的是:龐大的資金哪裏來?

中國經濟學家何清漣表示,如果光靠央行印鈔票,只會加劇通貨膨脹的嚴重性﹔第二個可能性是「籌措債券」,也就是容許地方政府發行債券。而這從最近財政部簽署起草的「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管理」方案中,便可以看出端倪。

何清漣:「地方財政全面告急以後呢,影響甚麼呢?影響到公務員的工資、養老保險、醫療保險這些開支,都是地方財政列支的,包括還有教育費用,這樣一來地方政府就是感到很吃緊。在這個情況下呢,中央不能不救,但是你要中央自己拿出錢從自己的稅收裡切一塊出來,中央自己也不幹。因為他自己也覺得自己缺錢,所以現在就是準備發行債券。」

至於地方財政府全面陷入困境的原因,何清漣分析,土地交易一直是地方政府財源命脈,然而近期房價疲弱,需求量驟減,土地收益相對大不如前。

何清漣:「目前還有好多企業甚至變成甚麼呢,就是已經拍到的,寧可把那一塊土地出讓金交給政府的了,交給政府那一塊讓他們沒收,也不願意再交錢,因為沒錢。那麼長江三角洲,過去房地產非常發達,現在情況非常嚴重。到11月1號為止,長三角中心城市上海的土地出納成交金額只有128億,去年是420億。」

此外,中國媒體也大肆宣傳了四萬億救市計劃的配套措施「十條大政」,稱這將啓動新的黃金十年。

何清漣觀察,這實際了無新意,也難以見到成效。何清漣:「沒有一條以前沒有說過,看來中國政府也沒招了,走的還是以前那種老路,以前的老路導致目前這種經濟困局。那麼目前在這種經濟困局之下,以前的道路能不能挽救經濟,其實答案已經是很清楚的了。」

隨著中國的外部市場面臨衰退,中國出口業也面臨艱難處境。中國總理溫家寶說,這是中國應對這場危機最重要的手段,也是對世界最大的貢獻。《金融時報》的評論文章則認為言之過早,不應指望它能拯救世界。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